第一次抱石
今天中午吃飯時又看了一次 Magnus Midtbø 跟 PewDiePie 抱石的影片。其實我偶爾會看 Magnus Midtbø,但一直沒有去真的抱過石。畢竟我也不是一個有在運動的人。但畢竟難得的連假,總是要出門走走啥的嘛。於是我下午就出發了。
開始
我去的是角 • 攀岩館 - 華山店,搭到忠孝新生站,往三創那邊走一小段路就到了。進去後掃 QR Code 註冊會員、繳 500 塊(400 入場費 + 100 租鞋)、穿完鞋後,就有一個教練來示範從牆上跳下來時如何著地。
其實在註冊會員時,就已經看了一部影片介紹抱石規則跟著地方法了。但是有真人示範,加上自己真的上去試著跳下來,感受還是很不一樣,我覺得蠻用心的。
牆上的每種顏色的石頭代表一條路線。在路線的一開始會有四張貼紙,表示起始的姿勢,每張貼紙對應身體的一個部位(雙手和雙腳)。如果某顆石頭旁邊有貼紙,就表示你的其中一隻手或腳需要放在那顆石頭上。當雙手同時碰到終點有貼貼紙的石頭時,就算成功。路線的難度是根據起始貼紙的顏色來判斷的,而不是石頭本身的顏色。
新手教學結束後,我就去爬了最簡單的 V0。因為 V0 腳可以任意踩其他顏色的石頭,還算蠻簡單。爬了兩個路線後,我就去爬 V1 了。
第一面牆
這間抱石場還滿小的,總共只有兩面牆,V1 難度的路線總共有 5 個。反正我就隨便挑了一個路線爬了。
粉色石頭,黃色膠帶。Hard as fuck。我以為 V1 應該是簡單的阿?在多次嘗試後都沒有成功後,我跑去挑戰另一個 V1。
也是粉色石頭,黃色膠帶。Hard as fuck。至於具體是怎麼個難法,請原諒小弟我的文筆不夠,沒辦法用文字描寫出來。但好在在我某一次嘗試,爬到一半時,有好心人點出我的腳下一步應該往哪裡,最後有成功爬上。
之後,第一個 V1 也是有好心人示範 beta 給我,之後再嘗試幾次後才成功。我感覺技巧在抱石還滿重要的,像我完全不知道任何技術或路線規劃,白白浪費了一堆體力,或嘗試根本不可能的路線。
另一面牆
我去的時候是下午四點,大概有八、九個人,初心者跟有經驗的人大概一半一半。雖然大家都是有朋友一起來的,但自己一個人去也不會覺得太尷尬,大家人都蠻好的。之後我去嘗試了另一面牆的三個 V1 路線。
紅色石頭,黃色膠帶。我還蠻驕傲我有成功這一個路線的,因為這個路線需要把手從左中的紅色石頭,跳到左上的紅色石頭上。照片上可能看不出來,但我實際在牆上時,上面那顆石頭遠的跟什麼一樣,反正我已經不相信這個是 V1 了。
而另外兩個 V1 在第一步就失敗了,完全沒有機會。其實原本我還想試試看 V2 難度的路線,但是我看到有一個 V2 要跳到天花板上、雙腳騰空、只用雙手抓住兩個石頭之後,我再嘗試幾次 V1 後便離開了。
結束
這一次的抱石總共待了一個半小時,滿好玩的,下次去其他抱石場試試。平常我看 YouTube 上的人在爬 V1,跟走在地上一樣輕鬆,我自己連第一步都爬不上去,果然沒有自己親自體驗過的東西不要輕易的下結論。而且回家的時候我的手已經完全沒力了,我的中指還起了一個水泡,這次抱石還證明了我的身體 weak as fuck,果然平常就應該要多運動。下次有朋友一起去的話感覺更好玩。